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 科技互联 >> 内容

刷脸支付:争议中的巨头暗战(2)

作者:张威 时间:2020-8-1 6:26:30 点击:

  核心提示:支付宝、微信两大支付巨头曾计划一年的人脸设备营销投入高达百亿元,乐观者断言,扫码支付终会被刷脸支付取代。监管部门正在制定生物识别有关标准,这将决定刷脸支付未来的发展空间...

据《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商家主要根据巨头的营销方案选择刷脸设备,并未形成一家独大,上述代理商告诉《财经》记者,目前市场一些商家已经开始研究在一台设备上,同时满足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用户支付,也就是类似于当前的扫码聚合支付。“未来,设备也会逐渐更新换代,逐渐轻小化。”

事实上,刷脸支付能否像扫码全面普及,一方面要看监管的态度,另一方面要看消费者的接受度。

商战硝烟

与当年扫码支付的商业发展路径颇为类似,线下刷脸支付依然由支付巨头引领。2018年12月,支付宝领先推出刷脸支付设备蜻蜓,次年3月,微信支付正式推出刷脸支付设备青蛙。

尽管在国家相关费率调整之后,支付宝与微信纷纷提高商户手续费,并在去年6月份出现些许休战,面对刷脸支付新兴事物,两家巨头在去年的补贴政策依然势均力敌。

根据中泰证券研报,2019年以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陆续推出了“蜻蜓”和“青蛙”刷脸支付设备,并开始执行相应的B端奖励政策和C端优惠活动,加大推广力度。

据《财经》记者了解,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去年曾计划,用于刷脸支付设备的营销投入扩大到百亿规模,而上述两家巨头的刷脸支付设备最初主要集中在商场、超市、餐饮等消费场景。

蚂蚁、腾讯之外,京东以及苏宁也早已涉足刷脸支付。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8月,苏宁无人店拥有“刷脸”进门功能;同年,京东也被媒体爆出内测刷脸支付功能。

传统金融机构此次反应也较迅速,2019年10月,中国银联携手60余家银行联合发布全新智能支付产品“刷脸付”,正式进军刷脸支付市场。

市场更关注的是,在新的支付形态之下,两大支付巨头如何较量。

2016年,扫码支付合规化,支付宝、微信支付通过巨额补贴获取客户,如今已占据移动支付90%的市场份额,随后,银联联合商业银行力推“云闪付”,试图逆转。

“手机终端载体被颠覆,意味着依附手机的扫码支付的现有格局将会发生改变,这也是支付巨头力推刷脸支付的原因,希望通过支付升级稳固原有的支付市场地位。”某支付业人士向《财经》记者坦言,同时,银联、商业银行更希望通过新的支付方式扳回一局,个别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中小支付机构亦希望在新支付业态下寻求生计。

在移动支付市场份额维度上,两大支付巨头僵持了几年都没有太大的改变。不过,微信社交属性带动的小额多频支付逐渐增加,其用户渗透率已然不同。

益普索的《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研究报告》显示,财付通(包括微信支付和手机QQ钱包)和支付宝的用户渗透率分别为89.2%和69.5%,推算用户规模分别达到9.4亿和7.4亿。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2.025亿;支付宝全球用户超过10亿。

中泰证券研报认为,对于支付宝来说,扫码支付受到来自微信支付和银联云闪付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微信社交属性优势带来的APP高活跃度,而刷脸支付能解除支付对APP甚至是手机的绑定,使支付宝有机会在线下消费场景收复失地,继续推进阿里的商业零售生态圈战略。

一位支付业人士认为,与扫码支付拓展客户不同,上述两大巨头在刷脸支付上更多希望提升商户端效率以及客户体验。

产业链效应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人脸识别行业发展现状报告显示, 2013年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仅为8.61亿元,2018年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市场规模约为27.6亿元,较2017年增长26%,处在快速发展阶段。

上述报告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保持20%左右的增速,到2022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75.95亿美元。另据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使用“刷脸”验证技术后,商家资损率可降低1000倍,仅每月验证短信可减少1万条。

在两家巨头力推刷脸支付之下,新的商业逻辑开始滋生,其中包括行业上游的设备厂商、下游的收单服务机构及其他同业竞争者。

微信支付人脸硬件开放平台相关负责人此前也曾表示,平台正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趋势,历时十个月,对接百家设备商,接入设备近百款,在几十个行业中与上千个门店、商户一起为顾客提供服务。

世事难料,2019年底发生并持续至今的疫情,则让整个刷脸支付的商业价值遭遇疫情劫。

上述代理商告诉《财经》记者,之前通过卖给商家刷脸支付设备的推送形式,估计还划算,“但是,市场的常态是,代理商一般为了抢占先机,都会送给商户十万到二十万台,这必然赔钱”。

上述代理商进一步指出,对于一些大的商家,代理商往往以满足一定笔数返还商家押金形式,将刷脸支付设备卖给商家,按照以往的流水量也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受疫情影响,刷脸支付笔数完全超出商家的估算。

对此,购买刷脸支付设备的商家也曾寄希望支付巨头出台相关救助措施。“支付巨头肯定不会管的。”上述代理商坦言,为了不让商家赔得太惨,他们只能以支付巨头的名字做一些微薄补贴。

其实,相比扫码支付的聚合支付,目前刷脸支付还没有一款聚合支付产品,代理商拓展市场也存在诸多难处,卖给商家的市场不好做。

不仅如此,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而言,不论在哪个时代,客户都是至关重要的,刷脸支付不一定会立刻带来收益,但是对其技术推广以及输出都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相关数据显示,自从2018年支付宝宣布刷脸支付大规模商业化后,与刷脸支付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催生的研发、生产、安装调试人员就已经达到50万人。为此,有分析认为,刷脸支付现在属于商业化探索的初期,未来有望促进支付行业再次变革。

广证恒生证券研报指出,中国人脸识别算法精确率居全球领先水平、人脸识别相关专利的逐年递增以及人脸识别相关的人才储备居世界第三,对人脸识别产业形成技术面支撑;从2015年支持银行业的远程开户到2017年12月明确提出到“2020年,复杂动态场景下人脸识别有效检出率超过97%,正确识别率超过90%”,对人脸识别产业形成政策支撑。

上述研报还显示,中国对人脸识别初创公司的资金支持突破10亿美元形成资金面支撑。2018年我国人脸识别技术72%应用在安防领域,20%应用在金融领域,未来两大市场对人脸识别技术需求旺盛。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在2021年达到53.16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人脸识别市场。

安全争议及监管

尽管在商业重金的推动下,国内刷脸支付迅速登场,但是全球有关刷脸支付的争议从未停息片刻,今年6月,美国著名科技公司IBM亚马逊以及微软先后停止提供人脸识别软件和相关技术。

在国内,监管部门亦严厉警示风险。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曾直言,有技术不能滥用,有技术更不能任性。“人脸是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或者被盗取,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同时,李伟指出一些企业设计模式场景不考虑安全问题,一方面刷脸,另外一方面还让用户在大的屏幕上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对于这种创新,我觉得应该要及时指出来纠正。”

支付业多位专家向《财经》记者表示,效率与安全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生物识别支付的风险问题仍然不容忽视,技术突围之后的监管思路有待尽快落地。

据《财经》记者了解,监管部门正在制定生物识别有关标准。某支付行业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基于此前二维码标准考量,生物支付必然是一个趋势,但是出于风险考虑,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尺度也将受限于正在研究的相关标准。

支付巨头们与央行也保持密切的沟通,一方面希望通过沟通更好地理解监管机构对技术的思考以及风险管理的诉求;另一方面,也希望监管对他们近几年来对技术的思考和储备有更多的了解。

技术创新与市场的热情给生物识别安全带来了挑战,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需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形成多维度、立体式的监管体系。

华泰证券认为,人脸识别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精准度已经达到商用级别,并广泛应用于银行、电信、公安、海关等的身份识别,但人脸识别技术仍有待技术标准的制定和规范,包括对终端设备的检测和认证,防范“隔空盗刷”等风险。此外,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引发对个人隐私保护的讨论,包括个人信息的泄露、篡改和滥用等问题。

从市场到用户,目前对刷脸支付最大的安全隐患担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技术上的安全问题;其次是账户信息、用户隐私等信息的储存和保密工作是否能够得到保障。

今年1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制定了《人脸识别线下支付行业自律公约(试行)》,规定要坚持“用户授权、最小够用”,明确告知用户信息使用目的、方式和范围,并获得用户授权,避免与需求无关的特征采集。

此外,在存储环节,将原始人脸信息加密存储,并与银行账号或支付账号、身份证号等用户个人隐私进行安全隔离。在使用环节,收单机构、商户等中间环节不得归集或截留原始人脸信息,实现端到端的个人隐私保护。

赵鹞向《财经》记者表示,扫码与生物特征不同的是,二维码可以再生,而且是动态更新,并且与个人信息不绑定。而生物特征支付则不同,一旦被盗则很麻烦。所以,行业发展要趋利避害,在一些特定的场景和范围审慎地使用人脸支付。

“以防大规模人脸数据特征泄露带来的不堪后果,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应是建立一个全面的人脸特征和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储存库。”赵鹞说,为监管基于人脸特征的金融与支付业务,提供公共基础设施。

2014年,作为新研发的产品,条码支付当时被各种风险警示、投诉,监管部门出于安全考量,不得不宣告二维码支付暂停,直到2016年,人民银行宣布二维码合规化后才重新启动。

在风险考量之下,刷脸支付是否会与扫码支付路径相同?

一位支付巨头人士认为,任何一个新事物在创新过程当中,都会有一个从不理解到理解,从逐步习惯到成熟,变成一个理所当然的一种服务或者是体验。

来源:《财经》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遇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删除。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This platform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In case of copyright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at the first time and we will remove the related content immediately.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 大名: (*请输入您的大名,缺省将显示IP地址。)
  • 内容:
  • 愛德華網絡世界(www.ok5266.com) © 2004-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ok5266@gmail.com E-ICP備:05013632
  • Powered by Edward Web World V4.0.6